跳至主要内容

YouTube Music Premium 使用感受


和 Google 其他诸多服务一样,YouTube Music Premium 使用起来也很不错,我感觉。

最近 YouTube Music 让我尝试使用了其 Premium 订阅服务,使用时间是 14 天。我是在运行 Android 9 Pie 系统的 Nokia 7 Plus 上使用 YouTube Music 应用的。

因为我没有使用过其他知名的音乐流付费服务比如 Apple Music 或者 Spotify,国内的音乐服务我也没有仔细使用过,所以我无法比较它们之间的好坏。

作为 Google 用户,我认为 YouTube Music Premium 保持了 Google 服务一贯的特点,让我满意。如果我要花钱在音乐流服务上,那也只可能是 YouTube Music 了。

YouTube Music Premium 的价格是每月 10 美元。不算便宜,不过也不是很贵。因为墙的缘故,我估计自己很难每个月付费使用它。但如果我想下载一些音乐时,我是会掏这 10 美元的。

我下载了大概三四百首曲目,包括 240 首歌曲和若干专辑,使 YouTube Music 应用的体积达到了 3.3 G 以上。

当手机接入网络时,YouTube Music 会自动查找并下载没有下载完全的歌曲。用户尽管下载了很多歌曲,但只能通过 YouTube Music 应用来收听,而不能使用其他应用播放。这和 Google Podcasts 不一样,后者下载的音频文件存在手机里,可以使用其他软件播放。

用户是可以下载 MV 的,不过默认情况下会下载音频文件。用户还可以选择下载音乐的音质。因为 YouTube 资源丰富的缘故,所以用户几乎可以下载所有音乐内容到自己的手机上。对于官方音乐,下载后收听时会有一个精美的封面显示出来。手机处于锁屏状态时,这个封面会覆盖手机整个屏幕,我很喜欢。

Google Play Music 同样是 Google 的音乐服务,我认为它侧重的是 Google Play 方面,即购买音乐单曲或专辑、音乐流、上传音乐文件、播客功能。相等于 Apple 为 iTunes 用户所提供的。再次重申,我没有使用过 Apple Music,所以这种比方也可能不对。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 Google 的音乐服务并没有如某些报道所述的那样“混乱”,Google 可能希望尽能够俘获更多用户。YouTube Music 和 Google Play Music 所服务的地区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用户能够有多种渠道使用 Google 的音乐服务。其次,YouTube Music 算是 Google 利用其 YouTube 资源的一次尝试,从 YouTube 中已经诞生出若干服务或应用,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此外,YouTube Music 免费版有广告,和 YouTube 本身体验一致,没有使用付费订阅来挡住不愿意付费或没有办法付费的用户,我认为也是很不错的,符合 Google 一贯的做法。

更新:YouTube Music 还有一个功能也挺不错的。除了艺人的专辑以外,YouTube Music 会推荐若干某一主题的音乐曲目,相当于一个播放列表,包括数十到上百首同一类型的歌曲,用户可以保存或下载这个播放列表。这个列表的曲目会不时更新,当用户接入互联网时,YouTube Music 会自动查询更新内容并下载曲目以保持同步。意味着,用户能够总是听到某个歌曲列表(比如 R&B 流行曲目、EDM 名人堂曲目)最新的歌曲,而不必自己去查询。

更新 2:YouTube Music Premium 属于付费订阅式服务,所以上述付费功能在免费状态下会自动消失。比如,离线播放音乐的功能在免费状况下就不可用,尽管用户下载的音乐仍然存在应用里。这种设计是应该的,我在试用 Premium 时就在想如果离线播放功能仍然可用,我何必续费继续使用 Premium?一次付费而永久享有离线下载的音乐的可能性不存在。

评论

  1. YOUTUBEMUSIC下载的音乐MTV在手机上找不到

    回复删除
  2. 下载音乐后不能转存在SD卡

    回复删除
  3. 我想知道那个地区音乐比较全,日韩地区歌曲好多都不能听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Gboard 继续增加关键功能

在 Android 上,Google 拼音是一款简洁、高效的中文输入法,再加上 Google 手写输入,Google 给 Android 用户提供了一整套中文输入工具。 Google 拼音的 Windows 版本早已不再更新,用户无法同步自己的输入习惯,其 下载页面现在也无法找到了 。不过在我看来,Google 拼音仍然是 Windows 上少有的简单、可靠、美观、低调的中文输入法。这款软件即使不再更新,功能也不健全,但仍然特别好用。 在移动设备上,Google 在 Google 拼音等输入法之后又推出 Gborad,把移动设备上的输入体验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 最近我注意到 Gboard Beta 版本增加了“剪贴板”功能。这个功能之前已有报道,现在终于可用,是一个重要的、有用的输入辅助工具。简单说就是,用户可以把自己复制的内容存放到剪贴板,如果有多次复制,剪贴板会记忆用户复制过的内容,方便用户随时选取使用。用户还可以固定某些复制的内容,使它们更为突出地显示在剪贴板里。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如果用户经常在手机或平板上处理文字内容的话。否则,用户就必须把自己可能需要使用的复制的内容存在其他文档或者应用比如 Google Keep 里,然后一遍一遍地去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使这些操作在 Gboard 应用里就可以实现。 Gboard 还改变了右下侧“确定”按钮的形状和功能。形状从圆形变成矩形。功能上,长按会出现单手操作和 Emoji(表情符号)按钮,如下图所示。这与左下角的 Emoji / 单手操作 / 设置综合按钮类似。 我认为唯一不足的地方是,Gboard(Android)中文输入法一直没有书名号(《》)按钮,只能以书名号的另外一种形式(『』)代替。 Gboard 重新设计了 Emoji 的布局,现在变成菜单在顶部,下滑式查看、选择表情符号的设计。以前是左右滑动。在贴纸、动态图(GIFs)搜索方面没有变化。 综合来看,Gboard 现在内置了包括 Google 搜索在内的 9 个关键功能,其中搜索、翻译等相关功能需要联入互联网,文本处理操作(移动光标、选取、复制、粘贴等)、剪贴板两个功能可以离线使用。主题、悬浮键盘则属于个性化键盘设置。 上述这些变化包括其他一些变化在 9To5Google 的一则报道 中有

Google Chrome 增加 DuckDuckGo 搜索

Google Chrome 浏览器增加了 DuckDuckGo(DDG)搜索引擎选项,据 TIME 报道。DuckDuckGo 是一款注重隐私的搜索引擎,它不记录用户的搜索历史,加密用户的搜索,不允许广告商追踪用户的浏览习惯。 Chrome 在全球 60 多个市场添加了 DDG 这个选项 ,给用户更多选择。法国用户还可以选择法国的搜索引擎 Qwant 作为自己的默认搜索。之前,用户需要安装 DDG 的 Chrome 扩展以切换到自己喜欢的搜索服务里。 DDG 创始人赞赏 Google 意识到给用户提供能够保护隐私的搜索服务这一选项的重要性。 DDG 的名称较长,用户记起来比较不容易。去年年底, Google 将自己所拥有的网址 Duck.com 移交给 DDG 。不清楚 DDG 是否因获得此域名而有掏钱给 Google。以前,用户输入 Duck.com 会被导向 Google 网站。Google 获得 Duck.com 域名是因为收购了视频技术公司 On2。Google 还拥有大量域名,包括对 Google 这个词拼写错误的很多情况。 Chrome 增加 DDG 搜索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因为不少用户希望使用更能保护自己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服务。Chrome 一直以来都默认提供若干搜索引擎供用户选择,在中国大陆有360、百度、搜狗、Bing。 DDG 的创始人 在 Quora 有文章 阐述 DDG 与 Google 搜索的不同及其优势所在。

Google解释为什么巴勒斯坦没有在Google地图上标记出来

一个位于加沙的记者组织注意到巴勒斯坦国在Google地图上完全消失,以色列取而代之,引发中东媒体报道和网友愤怒,继而出现对Google的抵制和网络请愿活动。巴勒斯坦记者论坛谴责Google的犯罪行为,要求Google撤销其决定,并向巴勒斯坦人民道歉。 网友指出,巴勒斯坦地区在地图上的显示是:划定界限但未予标记。Google宣称,7月25日Google地图并没有删除巴勒斯坦,对这一区域的标记从未改变过,也从未标记过“巴勒斯坦”。Google承认,出现了一个故障(Bug)致使“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标记被移除,Google随后恢复了此标记。 此外,点击此区域内的城市,Google的确将其标记为“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被视为法理上的主权国家,2013年联合国指定将“巴勒斯坦领土”称呼改为“巴勒斯坦“。 与Google地图不同的是,Bing地图的确将巴勒斯坦标记出来,部分巴勒斯坦人表示已转至Bing地图。Apple地图则既没有标记此区域,也没有将其与以色列划分开。 此事表明,Google、Apple、微软等公司在如何呈现某一地区时必须小心谨慎。Google地图利用内置的、第三方和公共数据,仍然需要额外注意政治敏感地区的标识。 《华盛顿邮报》的作者继续指出Google知识图谱的错误或偏差。例如,将台湾列为独立的国家;将爱尔兰第四大城市称之为”德里“,一个非正式而属于民族主义的称谓;将耶路撒冷归为以色列的首都;克里米亚的归属则根据搜索来自乌克兰或俄罗斯而不同。 奇怪的是,天涯论坛早在2010年就有人开始讨论此事,即Google地图上没有巴勒斯坦。最后的一条回复出现在2013年,其判断是Google被封杀有一定的道理。疑问是,帖子的发布者没有给出任何截图或网络报道连接,怎么就能够对这种消息展开讨论或判断? 关于Google知识图谱的错误或偏差,我个人认为了解事实需要个人的分析判断。知识图谱并不是完全地准确,甚至会有错误,用户可以随时进行反馈指出哪些内容不准确。维基百科,新闻报道,也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准确和权威。无论是人类的工作还是机器的生成,都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好在,人是具有这种获知准确信息的能力的,只要愿意。 Engadget报道 https://www.engadget.com/2016/08/10/google-explains-wh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