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如何更好地使用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刚刚突破了25%关口,而其稳定版已经升级至42,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因为我记得2010年知道并开始使用Chrome的时候,版本号还在6/7左右。那时候听人介绍了这个Google浏览器,其亮点是能够将整个网页翻译成你需要的语言。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使用至今,非常习惯用这个浏览器,很喜欢其简洁性,简洁到可以说“简陋”,留给用户很大的自定义空间,而我觉得这个浏览器最好的地方在于书签、密码和其他内容的同步功能。

Google Chrome最大的弊病可能就是使用过程中的其高内存和高CPU吧,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讨论并介绍其解决办法,甚至很多用户在论坛等地方表示自己抛弃Chrome的原因就是太耗内容这个问题。的确,就我所知道的来说,占用CPU或内存过多会增加电脑负荷,出现卡顿现象,电风扇轰轰之响也很恼人。

据我了解,Google Chrome的这个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网络的连接速度,即使某个网页打开速度缓慢也不会拖其他网页的后腿,有点像独立运行的意思。除此之外,最新版本的Chrome还有一个“预加载”功能,即对搜索结果的第一个链接进行预加载,如果用户点击那么其打开速度会更快一些,看着就像是瞬间打开一样(个人猜测,无报道支持)。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Google Chrome希望给用户更快的网络体验,就像Google搜索的目的是让用户更快地离开Google搜索一样。

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的Google Chrome还没有出现太卡或太耗CPU/内存的问题,换句话说,我的Google Chrome的体验还没有恶劣到让我大度多少时间不使用它的程度。实际上,除了浏览网页,PDF文件的阅读我也是在Chrome上完成的,即使Adobe Reader和Foxit Reader我都有安装。我还安装了Chrome Canary,作为备用版本。
如何更好地使用Google Chrome,以下是我的个人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版本更新的时候可能会卡顿,要么等着更新完成,或者关闭自动更新,改为手动更新。

2. 尽量关闭不需要的网页。最好不一下子开十几个甚至数十个网页,不需要的可以关闭,所有的网页链接包括PDF文件地址都在历史记录里面之后可以找到。

3. 扩展和插件。不经常使用的建议关闭。默认开启的插件在chrome://flags里面可以找到并手动关闭,比如Google书签管理器插件。

4. 含有大量Flash的网页不要经常开着。这样的网页通常是游戏和广告页,个人感觉中文网站有很多都有,有的甚至很泛滥,已经影响正常的网页浏览。这样的网页建议尽快关闭。

5. 开启后台运行和硬件加速有助于提升体验,建议在设置中开启。

目前想到的就是这些。当然,能够和Google搜索及其他服务统一起来使用Chrome就更好了,因为Google一直在做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整合,另外一个则是尝试,或者叫做探索。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YT Music 新增评论等社交功能

 YouTube Music app 最新的变化是在播放页面增加“评论”等 社交功能 ,用户可以直接浏览评论并发表评论,增加用户与一个视频的参与度。分享、保存列表以及下载视频等功能,类似于 YouTube 应用的布局,都显示在明显位置,方便用户使用,而不是如之前那样藏在菜单里。YouTube Music app 此前增加了“样品”页面,使用音乐视频的片段来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好听音乐,其操作界面则是现在到处可见的 TikTok 式滑动。

Gboard 继续增加关键功能

在 Android 上,Google 拼音是一款简洁、高效的中文输入法,再加上 Google 手写输入,Google 给 Android 用户提供了一整套中文输入工具。 Google 拼音的 Windows 版本早已不再更新,用户无法同步自己的输入习惯,其 下载页面现在也无法找到了 。不过在我看来,Google 拼音仍然是 Windows 上少有的简单、可靠、美观、低调的中文输入法。这款软件即使不再更新,功能也不健全,但仍然特别好用。 在移动设备上,Google 在 Google 拼音等输入法之后又推出 Gborad,把移动设备上的输入体验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 最近我注意到 Gboard Beta 版本增加了“剪贴板”功能。这个功能之前已有报道,现在终于可用,是一个重要的、有用的输入辅助工具。简单说就是,用户可以把自己复制的内容存放到剪贴板,如果有多次复制,剪贴板会记忆用户复制过的内容,方便用户随时选取使用。用户还可以固定某些复制的内容,使它们更为突出地显示在剪贴板里。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如果用户经常在手机或平板上处理文字内容的话。否则,用户就必须把自己可能需要使用的复制的内容存在其他文档或者应用比如 Google Keep 里,然后一遍一遍地去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使这些操作在 Gboard 应用里就可以实现。 Gboard 还改变了右下侧“确定”按钮的形状和功能。形状从圆形变成矩形。功能上,长按会出现单手操作和 Emoji(表情符号)按钮,如下图所示。这与左下角的 Emoji / 单手操作 / 设置综合按钮类似。 我认为唯一不足的地方是,Gboard(Android)中文输入法一直没有书名号(《》)按钮,只能以书名号的另外一种形式(『』)代替。 Gboard 重新设计了 Emoji 的布局,现在变成菜单在顶部,下滑式查看、选择表情符号的设计。以前是左右滑动。在贴纸、动态图(GIFs)搜索方面没有变化。 综合来看,Gboard 现在内置了包括 Google 搜索在内的 9 个关键功能,其中搜索、翻译等相关功能需要联入互联网,文本处理操作(移动光标、选取、复制、粘贴等)、剪贴板两个功能可以离线使用。主题、悬浮键盘则属于个性化键盘设置。 上述这些变化包括其他一些变化在 9To5Google 的一则报道 中有...

太空探索先驱尤里·康德拉图克

今天是苏联自学成才的机械师、工程师尤里·康德拉图克的 生日 。 二十世纪美苏太空竞赛之前 50 年的时候,尤里·康德拉图克就预想到了人类将如何登陆月亮的办法。通过计算他提出了通过重力弹弓来加速飞船的办法,这被称作“ 康德拉图克路线 ”(Kondratyuk Route)。更著名的是他 1919 年提出的 月球轨道交会 (LOR)概念。阿波罗计划采用了尤里的办法实现了登月目标。 尤里 的真实姓名是亚历山大·赫纳托维奇·沙尔基。他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理论探索,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而且还被统治者压制,最终被禁止。不只是太空探索方面的研究,遗传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有 被苏联政府打压 。比如 李森科主义 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而被推崇,孟德尔的基于基因的遗传理论带上了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帽子。1952~1955 年间,李森科主义 普及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直至双百方针的提出,才再次肯定了 摩尔根 遗传学的地位。 尤里·康德拉图克长期被遗忘,但历史不会忘记,他是太空探索的早期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