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oogle+手机应用的设计让部分用户几乎无法接受,最近升级的Google Photos也是一样。最明显的改动,外观上看就是底部导航栏,这是讨论的中心所在。据我所知,升级之前的G+ iOS应用有4+的评分,升级之后大约是1+左右,有很多负面评价,大多是表达对新增导航栏的不满意。而后,G+的这个导航栏可以在滑动屏幕的情况下隐藏。在一个中文G+社群,网友对此展开了投票和讨论。最近的Google Photos应用升级也增加了一个底栏,有网友在G+表示不会升级这个应用。关于此底栏的讨论还有很多。
几天之前,我在G+看到一个截图帖文并进行了转发,添加底栏被官方认为是“可选择”的。之前是G+现在是Google Photos应用,都增加了底部导航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的底部导航栏仍然被放到了最新的G+设计界面里?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很多人”究竟到底有多少或比例如何不得而知。具体有多少人向官方进行了反馈及反馈意见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假使有60%的人反对这种增加底部导航栏的新设计,也无法很快改变现有G+和Google Photos应用的设计界面。类似的,几年前Google Reader关闭时,我估计GR的大多数用户是强烈不满的,但Google并没有为此收回关闭GR的决定。
这不是说,网友的反馈意见不重要。G+最近一直在进行各个方面的更新,可以想见有很多就是网友反馈之后综合的结果。而是说,Google进行这样的设计一定有某种其他原因,这个原因更重要,以至于做出这种决定,虽不为很多人接受但还是要做这样的决定。
然后,我进行了搜索。我首先看到一个网友发布的G+链接,而后将我带到一篇2015年11份发布在Medium上的文章,标题是:Material Design’s Bob Dylan Moment。这篇文章讨论了G+新版的底部导航栏,作者将Material Design的这种设计改变比喻为Bob Dylan进行电子音乐演奏给粉丝带来的震动和不适应。
除了比喻,作者给出了具体的讨论。假设底部导航栏不出现,那么它可能会在哪里呢?要么完全消失,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有了这些也就不能称之为G+或者Google Photos了,即一个应用应该具备的若干基本功能不可能被砍掉;要么放到顶部成为选项卡,结果顶部就会有两排选项卡,这很不合规范;最后就只能把全部都放到导航栏。
这是一种选择,和以前的G+应用类似,是保持界面尽可能“美观”的方法。作者将其比喻为“眼不见,心不烦”的设计,即用户不容易看到的,用户也不大可能经常参与。很显然这样将减少参与度,甚至是极大程度地减少。
我认为,新版G+的核心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现兴趣爱好,收藏集和社群是两个很好的途径让用户以此去发现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在另一篇博文《Google+的工具性特征及未来》也提到,G+希望用户尽快地找到自己愿意点击或分享的内容,以兴趣联接人们,而非人际关系或知名度,使互联网社交有趣而且有益。
既然收藏集和社群对G+来说极为重要,将其放置到底部导航栏,使用户更容易点击这两个功能,增加用户参与的可能性,就显得比较正常合理了。
那篇文章的作者在后面表示,还有其他可能的设计,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完美的”设计。这种改动主要是一种“妥协”的结果。无论是G+还是Bob Dylan,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之上,都知道如何做出的最佳决定。未来会变成怎样我们不知道,“万物恒变”却是真理,设计和艺术总是比“变化都是不好的”更加细致入微。
Google Photos的应用升级增加了具有争议的底部导航栏,但这个改进被认为使得在助理、新相册和照片间的切换更加容易。与原来的应用界面相比的确多了一些元素,但这是否会使得用户更容易发现照片或分享相册,即在功能上有所提升,也说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不久的将来这种设计会发生改变,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设计,就像没有完美的设计一样。
再有,有人抱怨新版G+也不如经典版。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圈子功能不如以前了,界面也不像以前那样清爽,挤得更紧。但页面打开和切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更重要的是,收藏集和社群特色更容易使用了,我更可能去关注一些收藏集,或者加入一些社群,或者管理自己的收藏集和社群了。
最后,以上内容并不是说不应该或不可以抱怨新增的底部导航栏。这恰恰说明,不少用户很在意Google应用或者Android系统界面,他们希望重要应用和系统界面能够简洁美观,能够有别于其他的普通应用和系统。大量的讨论和反馈可以使开发人员注意到各种意见,而这些就是将来的设计或改进所依赖的信息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G+和Google Photos应用底部导航栏的讨论,归根结底到一点,即在尽量美观统一的基础上,凸显应用的特色,增加用户参与度。
几天之前,我在G+看到一个截图帖文并进行了转发,添加底栏被官方认为是“可选择”的。之前是G+现在是Google Photos应用,都增加了底部导航栏。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的底部导航栏仍然被放到了最新的G+设计界面里?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很多人”究竟到底有多少或比例如何不得而知。具体有多少人向官方进行了反馈及反馈意见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假使有60%的人反对这种增加底部导航栏的新设计,也无法很快改变现有G+和Google Photos应用的设计界面。类似的,几年前Google Reader关闭时,我估计GR的大多数用户是强烈不满的,但Google并没有为此收回关闭GR的决定。
这不是说,网友的反馈意见不重要。G+最近一直在进行各个方面的更新,可以想见有很多就是网友反馈之后综合的结果。而是说,Google进行这样的设计一定有某种其他原因,这个原因更重要,以至于做出这种决定,虽不为很多人接受但还是要做这样的决定。
然后,我进行了搜索。我首先看到一个网友发布的G+链接,而后将我带到一篇2015年11份发布在Medium上的文章,标题是:Material Design’s Bob Dylan Moment。这篇文章讨论了G+新版的底部导航栏,作者将Material Design的这种设计改变比喻为Bob Dylan进行电子音乐演奏给粉丝带来的震动和不适应。
除了比喻,作者给出了具体的讨论。假设底部导航栏不出现,那么它可能会在哪里呢?要么完全消失,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有了这些也就不能称之为G+或者Google Photos了,即一个应用应该具备的若干基本功能不可能被砍掉;要么放到顶部成为选项卡,结果顶部就会有两排选项卡,这很不合规范;最后就只能把全部都放到导航栏。
这是一种选择,和以前的G+应用类似,是保持界面尽可能“美观”的方法。作者将其比喻为“眼不见,心不烦”的设计,即用户不容易看到的,用户也不大可能经常参与。很显然这样将减少参与度,甚至是极大程度地减少。
我认为,新版G+的核心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现兴趣爱好,收藏集和社群是两个很好的途径让用户以此去发现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在另一篇博文《Google+的工具性特征及未来》也提到,G+希望用户尽快地找到自己愿意点击或分享的内容,以兴趣联接人们,而非人际关系或知名度,使互联网社交有趣而且有益。
既然收藏集和社群对G+来说极为重要,将其放置到底部导航栏,使用户更容易点击这两个功能,增加用户参与的可能性,就显得比较正常合理了。
那篇文章的作者在后面表示,还有其他可能的设计,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完美的”设计。这种改动主要是一种“妥协”的结果。无论是G+还是Bob Dylan,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之上,都知道如何做出的最佳决定。未来会变成怎样我们不知道,“万物恒变”却是真理,设计和艺术总是比“变化都是不好的”更加细致入微。
图片来自Google Photos G+ Post |
再有,有人抱怨新版G+也不如经典版。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圈子功能不如以前了,界面也不像以前那样清爽,挤得更紧。但页面打开和切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更重要的是,收藏集和社群特色更容易使用了,我更可能去关注一些收藏集,或者加入一些社群,或者管理自己的收藏集和社群了。
最后,以上内容并不是说不应该或不可以抱怨新增的底部导航栏。这恰恰说明,不少用户很在意Google应用或者Android系统界面,他们希望重要应用和系统界面能够简洁美观,能够有别于其他的普通应用和系统。大量的讨论和反馈可以使开发人员注意到各种意见,而这些就是将来的设计或改进所依赖的信息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G+和Google Photos应用底部导航栏的讨论,归根结底到一点,即在尽量美观统一的基础上,凸显应用的特色,增加用户参与度。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