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Google 在中国积极推广 TensorFlow

熟知 Google 计划的人士透露,Google 正在中国积极推广其 TensorFlow,一个简化构建 AI 系统的软件,来与中国——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建立业务联系。此外,Alphabet 也在增加人手来扫视中国公司,以进行潜在的 AI 投资。

Google 在中国活跃起来并不能保证其盈利。Google AI 工具的主要变现方式,就是其云计算业务,而这被 GFW 屏蔽了。本土的对手百度,却可以打造出非常流行的基础工具,如声控音箱和自动驾驶汽车。

CEO Sundar Pichai 希望公司能与中国有深度接触,但不知道怎么办。Google 最新的策略,不是搞一个声势浩大的产品发布会,而是让中国的开发者与其 AI 工具联系起来。这就好比一个软件服务,可以先让某公司的员工使用这个服务直至其流行起来,然后再与公司的 IT 部门洽谈合作。

过去一个月,Google 美国的工程师在北京和上海至少进行了 3 场面向 TensorFlow 开发者的详细通报。其中两场完全对外界保密。

中国的 AI 土壤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中国的 TensorFlow 开发者社区在亚洲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政府也把 AI 置于国家优先位置上。

饿了么公司高级工程师 Jiang Jun 出席了上海的一个 TensorFlow 活动。饿了么的很多系统都是建造在 TensorFlow 之上的,只不过工程师们对代码进行了修改以便访问本地的服务器而不是 Google 服务器。

因为 GFW,他认为 Google 推广 TensorFlow 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赚不到钱。即使 Google 云服务能够被访问,阿里云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但是开发者们还是期待 Google 在中国引入更多 TensorFlow 技术和产品的,因为 Google 云解决方案很酷,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北京一家播客初创公司的 Wang Xiaoyu 表示,TensorFlow 对她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 TensorFlow,她不需要招聘 20 个专业的机器学习专家,而只需要一个博士就能实现预定目标。她的应用有 800 多万用户下载,价值 6 000 万美元。

Google 在中国的这些最新努力,可能难逃失败的命运。之前在乌镇举行的围棋比赛,吸引了外界很多注意力,但中国对此作出的反应并不鼓舞人心。

不过,这并没有让 Google 气馁。熟悉情况的人透露,Google 已经向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提出了合作意向,试图让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使用 TensorFlow。

TensorFlow 从内部和外部一共被下载了超过 790 万次。对第一批 5 000 个开发者访问此工具的位置分析显示,来自北京的比来自硅谷的多。

百度去年发布了 AI 工具包 PaddlePaddle,今年已经超越了 Google。百度的成功折射出的是,部分中国的 AI 研究者更忠于本土服务,也担心太依赖外国的工具。他们试水的时候可能会使用 TensorFlow,但是到应用于实际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使用自己的,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中国的 AI 专家 Jiebo Liu 分析说。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7-10-30/google-plots-grassroots-path-into-china-through-ai-investments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YT Music 新增评论等社交功能

 YouTube Music app 最新的变化是在播放页面增加“评论”等 社交功能 ,用户可以直接浏览评论并发表评论,增加用户与一个视频的参与度。分享、保存列表以及下载视频等功能,类似于 YouTube 应用的布局,都显示在明显位置,方便用户使用,而不是如之前那样藏在菜单里。YouTube Music app 此前增加了“样品”页面,使用音乐视频的片段来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好听音乐,其操作界面则是现在到处可见的 TikTok 式滑动。

Gboard 继续增加关键功能

在 Android 上,Google 拼音是一款简洁、高效的中文输入法,再加上 Google 手写输入,Google 给 Android 用户提供了一整套中文输入工具。 Google 拼音的 Windows 版本早已不再更新,用户无法同步自己的输入习惯,其 下载页面现在也无法找到了 。不过在我看来,Google 拼音仍然是 Windows 上少有的简单、可靠、美观、低调的中文输入法。这款软件即使不再更新,功能也不健全,但仍然特别好用。 在移动设备上,Google 在 Google 拼音等输入法之后又推出 Gborad,把移动设备上的输入体验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 最近我注意到 Gboard Beta 版本增加了“剪贴板”功能。这个功能之前已有报道,现在终于可用,是一个重要的、有用的输入辅助工具。简单说就是,用户可以把自己复制的内容存放到剪贴板,如果有多次复制,剪贴板会记忆用户复制过的内容,方便用户随时选取使用。用户还可以固定某些复制的内容,使它们更为突出地显示在剪贴板里。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如果用户经常在手机或平板上处理文字内容的话。否则,用户就必须把自己可能需要使用的复制的内容存在其他文档或者应用比如 Google Keep 里,然后一遍一遍地去复制、粘贴。这个功能使这些操作在 Gboard 应用里就可以实现。 Gboard 还改变了右下侧“确定”按钮的形状和功能。形状从圆形变成矩形。功能上,长按会出现单手操作和 Emoji(表情符号)按钮,如下图所示。这与左下角的 Emoji / 单手操作 / 设置综合按钮类似。 我认为唯一不足的地方是,Gboard(Android)中文输入法一直没有书名号(《》)按钮,只能以书名号的另外一种形式(『』)代替。 Gboard 重新设计了 Emoji 的布局,现在变成菜单在顶部,下滑式查看、选择表情符号的设计。以前是左右滑动。在贴纸、动态图(GIFs)搜索方面没有变化。 综合来看,Gboard 现在内置了包括 Google 搜索在内的 9 个关键功能,其中搜索、翻译等相关功能需要联入互联网,文本处理操作(移动光标、选取、复制、粘贴等)、剪贴板两个功能可以离线使用。主题、悬浮键盘则属于个性化键盘设置。 上述这些变化包括其他一些变化在 9To5Google 的一则报道 中有...

太空探索先驱尤里·康德拉图克

今天是苏联自学成才的机械师、工程师尤里·康德拉图克的 生日 。 二十世纪美苏太空竞赛之前 50 年的时候,尤里·康德拉图克就预想到了人类将如何登陆月亮的办法。通过计算他提出了通过重力弹弓来加速飞船的办法,这被称作“ 康德拉图克路线 ”(Kondratyuk Route)。更著名的是他 1919 年提出的 月球轨道交会 (LOR)概念。阿波罗计划采用了尤里的办法实现了登月目标。 尤里 的真实姓名是亚历山大·赫纳托维奇·沙尔基。他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理论探索,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而且还被统治者压制,最终被禁止。不只是太空探索方面的研究,遗传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有 被苏联政府打压 。比如 李森科主义 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被认为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而被推崇,孟德尔的基于基因的遗传理论带上了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帽子。1952~1955 年间,李森科主义 普及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直至双百方针的提出,才再次肯定了 摩尔根 遗传学的地位。 尤里·康德拉图克长期被遗忘,但历史不会忘记,他是太空探索的早期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