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皮博迪出身贫寒。他上过 4 年学,11 岁当学徒,16 岁丧父,必须与兄弟承担起家庭的债务和生计。通过与人合伙做干货批发生意,3 年时间他赚到了 4 万美元,还清了负债。
而后,他转行开办了商业银行,为英国和欧洲的投资人提供美国铁路、运河等企业的债券。1837 年金融危机时,他向债权人承诺其代表的州不会违约,并拿出 800 万美元贷款挽救马里兰州信贷。当有的州违约时,他奔走说服立法机关继续支付有息贷款。他拒绝接受佣金,坚持马里兰州财政部必须首先支付债券持有人。
皮博迪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每周 7 天都是工作日,12 年没有连续休息过 3 天。他生活极为简朴,J.P. Morgan 的父亲曾是他的合伙人,有一次发现皮博迪淋着雨等公交车,原因是他想坐 1 便士的那辆,而不是 2 便士的。那时候,皮博迪名下已有 100 万英镑。
19 世纪 50 年代,皮博迪转入慈善业。他在他的家乡和美国多个州,建立了多所皮博迪学院图书馆,并资助了哈佛和耶鲁的某些博物馆。
他的慈善事业,尤其侧重于教育方面,投入也是极为惊人的。终其一生,他的 1 600 万财富里,800 万用到教育里面。1867 年他被授予“国会金质奖章”时,他一次性捐资 200 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 3 000 万)促进教育事业。
1862 年在英国时,他出资 15 万英镑设立基金,用于改善伦敦都会区的穷苦人的生活状况。此基金后改名为“皮博迪信托”,专门为伦敦的工人建设付的起的房屋。他要求入住的租户的资格是名副其实的,要按时缴纳租金,实行宵禁,并遵守道德规范。
维多利亚女王写信感谢皮博迪,要为他授予男爵或骑士爵位,他拒绝了。他说,要教会人如何花钱,如何不成为金钱的奴隶。他是第一个成为伦敦城自由人(Freeman of the City of London)的美国人。
从英国回到美国,皮博迪目睹了一片废墟下的美国南方。他决定成立皮博迪教育基金,捐资 210 万美元用于恢复西弗吉尼亚和 11 个前邦联州的初级和中级教育。对区县的捐助,皮博迪只拿出一小部分种子资金,让本地的管理部门筹集匹配资金。皮博迪教育基金使用了 47 年,推动和维持了南方的公立学校的运行,以及师资力量的培训。
到他去世时,英国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为他准备了墓穴,这也是第一个美国人获此殊荣,英国皇室也明确表示希望他能够葬于英国。不过,根据他的遗愿,他长眠于他的出生地 Danvers,他的家乡后来以“皮博迪”命名。
Doodle 是旧金山皮博迪小学的一个壁画项目,由 Doodle 团队志愿者完成。
关于“现代慈善事业”,可访问下面的一个链接,了解现代慈善的历史。
http://www.historyofgiving.org/
这个网站首页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其大意是:财富和慈善,古已有之。但是,充满想象力地、建设性地、系统性地使用私有财产,来解决全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是新颖的。
Wealth is not new. Neither is charity. But the idea of using private wealth imaginatively, construc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o attack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ankind is new.
像皮博迪,以及之后的卡耐基、洛克菲勒、凯特林、福特,以及当今的比尔·盖茨、巴菲特等慈善家,一脉相承,他们做慈善事业是很有眼光的。他们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其赚钱的本领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他们也很会花钱,也就是从事慈善事业,但他们不只是拿出钱来发给需要的人,更不是做一个守财奴,把财富拿来挥霍或留给后代。他们相信自己的智慧能够花好钱,用自己的财富,尝试解决一个社会甚至是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学者资中筠写过一本全面介绍美国慈善事业的书,最新版本名为《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我此前读过,推荐给有兴趣了解慈善,特别是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人。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93674/
1. https://www.google.com/doodles/celebrating-george-peabody
2. http://www.philanthropyroundtable.org/almanac/hall_of_fame/george_peabody
评论
发表评论